做最有影响力的种植管理专家
为每个种植者提供全程解决方案

领先化工 4000-900-331

首页行业动态 小麦高产管理手册(三)小麦锈病防治

小麦高产管理手册(三)小麦锈病防治

2019年11月09日14:25 

小麦高产管理手册(三)小麦锈病防治

小麦锈病:小麦锈病又叫黄疸,有条锈病、秆锈病和叶锈病三种,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。小麦发生锈病后,体内养分被吸收,叶绿素被破坏,大量孢子堆突破麦叶、麦秆表皮,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。严重时条锈可减产73%85%、叶锈49%47%、秆锈74%84%,三种锈病的共同特点是在受侵叶或茎杆上出现鲜黄色,红褐色或褐色的夏孢子堆,表皮破裂,孢子飞散,呈铁锈状而得名。后期病部还生成黑色的冬孢子堆。群众对三种锈病夏孢子堆作了概括描述,称为“条锈成行叶锈乱,秆锈是个大红斑”。

发生规律:小麦锈菌的冬孢子一般不起作用,主要以夏孢子或菌丝体在小麦上越夏,越冬。三种锈菌夏孢子耐高温和耐低温的能力不同,因此越夏,越冬的地区也不同。

条锈病菌夏孢子能耐低温,不耐高温,一般旬平均温度超过 23摄氏度时既不能存活,因此在广大冬麦区不能越夏,麦收前,夏孢子随风传播到海拔高的地区(7月份平均温度在l9摄氏度以下),在冬麦区自生麦和春麦上越夏。到秋季夏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平地冬麦区,危害早播麦苗,并以菌丝体在麦苗体内潜伏,春季产生夏孢子辗转传播为害。

叶锈病菌的夏孢子比秆锈病菌耐低温,比条锈病菌耐高温,即在适宜范围内,能耐高温,又耐低温,因此在广大冬麦区可随自生麦苗越夏,并能就近侵染秋苗。经越冬后,来年气温回升,越冬菌源继续产生夏孢子堆传播为害。

秆锈病菌的夏孢子对高温和低温都很敏感,在南方不易越夏,在北方不易越冬,因此秆锈病菌是以夏孢子传到晚熟春麦和自生苗上越夏,到秋季传到冬麦区,浸染麦苗,越冬后,春季又逐步传到春麦区。

发病条件:小麦锈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,主要取决于寄主,病原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。

1、寄主。

小麦品种不同,感病性也有差异。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,是引起锈病流行的基本因素。一个小麦品种对一个地区的锈菌生理小种具有抗性,对其他地区生理小种不一定有抗性。此外,由于病菌的变异还会产生新的生理小种,往往引起抗病品种抗病能力衰退或消失,因此,要进行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及其变化的调查,进行经常性的研究。

2 、菌源。

菌源量大,致病力强,是锈病发生流行的先决条件。小麦锈病是专化性很强的专化寄生菌,同一种锈菌中存在着不同的生理小种。而这些小种致病性常发生变化,产生新的小种,造成原抗病品种抗性“丧失”。

网友热评

电话咨询 公司地图 企业微博 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