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麦粘虫属鳞翅目、夜蛾科,是我国农作物的重要迁飞性杂食性害虫。主要为害麦类、稻、玉米、高粱、谷子等。其幼虫咬食叶片,严重时吃光叶片仅剩叶脉,造成小麦严重减产。粘虫发生严重时会形成暴发性灾害,2~3天内就会将整块地的作物甚至杂草叶片吃光。
粘虫在发育过程中无滞育现象,条件合适时终年可以繁殖,因此在我国发生的世代数因地区的纬度而异。从北到南一年可以发生2~8代,粘虫为远距离迁飞害虫,一年内远距离南北迁飞,或近距离垂直迁飞。粘虫有昼伏夜出和趋光、趋化习性,成虫对糖醋液趋化性强。雌蛾产卵于寄主植物枯叶尖内或干谷草叶鞘里,大多产于小麦黄矮病枯叶尖内。
1. 农业防治:在成虫羽化初期,用黑光灯和糖醋水(糖6份,醋3份,白酒1份,水10份,90%敌百虫1份调匀)诱杀成虫,减少虫口;保护和利用其自然天敌,开展生物防治。
2. 药剂防治:在粘虫二龄幼虫期喷施10~15毫升/亩的敌杀死25克/升乳油,可有效防治该害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