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最有影响力的种植管理专家
为每个种植者提供全程解决方案

领先化工 4000-900-331

首页常见问题 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

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

2017年06月15日16:54 

水稻纹枯病又名“烂脚病”、“花秆瘟”,对水稻的生长影响非常严重。该病除了在秧苗生长期未发病外,其他生长期均有发生。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,孕穗期至抽穗期是水稻纹枯病发病的高峰期,而乳熟期后病势开始下降。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,避免发生病害给大家造成损失。


一、发生原因

1、种植制度因素:水稻纹枯病主要以在土壤中越冬的菌核及病草、病蔸上和田边、沟边杂草上的菌丝作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。因此,土壤中菌核残留量的多少是水稻纹枯病发病轻重的基础。

而影响土壤中菌核量的主要原因:一是水稻连作,造成土壤中致病的菌量逐年累积,越积越多。二是田间病源物处理不彻底。

2、气候因素: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,是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。温湿度综合影响着纹枯病的发生发展。温度是决定此病每年在水稻上发生早迟的主要原因,而湿度则对病情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。

水稻纹枯病一般在气温22℃以上,相对湿度97%时开始发病;气温在25-31℃和饱和湿度是水稻纹枯病流行的有利条件。

3、水肥因素:水稻纹枯病发病的轻重与水肥的关系极为密切。根据田间调查发现,农民喜欢深灌、漫灌,因而造成田间湿度大,营造了适宜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田间小气候,因此加重了此病的发生流行。

此外,偏施、重施氮肥,恶化水稻田间小气候,也是造成水稻纹枯病发生的一个因素。不注重氮、磷、钾的合理搭配,只注重偏、施重施氮肥,极易造成水稻的生长前期“疯长”,从而造成封行过早、田间郁蔽、透气性差、湿度过大。而后期往往茎叶徒长,植株体内可溶性氮增加,减弱植株的抗病能力,从而造成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流行。

二、防治方法

防治水稻纹枯病,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,做好肥水管理,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条件,对历年发病严重的田块及早用药进行保护。

1、要选用熟期适中的抗病品种。

2、要减少菌源,翻地前清除田间稻草,插秧前打捞净垃圾根槎和杂草,夏锄时及时除净杂草。

3、要浅水灌溉不积水。一般分蘖盛期前灌浅水,分蘖末期开始晒田,孕穗以后干干湿湿,干湿交替,浅水勤灌,以降低田间湿度,控制无效分蘖,防止过早封行,减轻病害发生。

4、要科学施肥,应多施有机肥,充分补充氮、磷、钾,增强植株的抗病、抗倒能力,防治水稻徒长倒伏。

5、药剂防治。当水稻丛发病率达20%时,可作为药剂防治指标,施药时期以抽穗前后为宜,高肥田块应在封行前开始用药,以后视病情发展情况每隔10-15天再防治1-2次。主要药剂有15、25%井冈霉素25-40克/亩,或25%丙环唑乳油15-300克,兑水60-100公斤/亩喷雾施药时一定要保证用药量,药液要喷在植株中、下部,并在早晨有露水时施药,以提高防治效果。

网友热评

电话咨询 公司地图 企业微博 首页